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节特辑 | 采写手记:选题背后的思考

新潮 NewTide 新潮 2022-11-26

今天是第22个记者节。去年,新潮邀请了非虚构写作者、视频创作者和前记者;今年,我们邀请了新潮过往三篇稿件的作者与责编,分享他们参与新闻实践印象深刻的事、寻找核心信源的秘籍、采写手记和对“记者”的理解。


祝曾经的记者、现在的记者以及校园未来的记者们节日快乐!愿每一次平行时空交错下的采访都是人生中珍贵的一段记忆。




图文 | 未来编辑部·新潮学生
指导老师 | 白净
编辑 | 平楚宸
欧阳远帆



从科普走向调查报道——
《调查| 解密南大“救命神器”——AED除颤器》

 
对话责编吴昊明:
推进这个选题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信息获取和核查是主要困难。在前期信息搜集时,我们首先锁定的负责对象是南大红会,红会同学又提到他们与设备管理处有合作。同时又有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由校医院负责。理清南大现有的AED数量和负责人就需要交叉质证各方的言论。稿件里那个朴素的表格,其实花了很多精力去收集和核查的。

文中朴素的表格

责编手记
一开始这个选题定的角度很简单,是科普向和数据对比。但在信息汇总的过程中,“南大究竟有多少台AED”“有多少台AED是受到维护、可以随时投入使用的”“有多少人会使用AED”等问题不断冒出来,这篇稿子也自然地变成了调查向。在最终呈现里,我们也加入了AED地图和科普视频。

最想分享的还是这个稿件的后续影响,在稿件里,第一部分的小标题就是“数量不足”。发出两个月后,学代会传播了一份关于校园内增设AED的问卷调查;发出四个月后,中国红十字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向南大捐赠了AED
 
对话新潮作者:
周婧欣:我自告奋勇,要去拍CPR(心肺复苏术)以及如何使用AED的视频。在昊明学姐的帮助下,我联系到了校红十字会会长和两位成员。

我们没有在存放设备的敬文大学生活动中心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只能推着沉重的设备去教学楼。找到空教室后,我们把人体模型放在讲台地面。由于拍摄角度问题,我整个人趴在地上,几乎是“匍匐”的姿态。视频拍了不下十次,两位校红十字会的成员不厌其烦地重做。最后我把推文发给他们时,收到“不愧是新潮,推文质量好好”的回复,才感到没有辜负他们。
  
苏子涵:在做南大AED这篇报道时,我们首先在学校官网与微博搜索了AED相关新闻,查到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处、校医院及校红会负责校内AED安装、维护、使用和培训。在查阅相关科室介绍、询问曾做过类似选题的新传院18级一同学后,我们将采访范围缩小至技术安全科。起初我们联系的是该科一位N姓老师,但这位老师由于工作繁忙婉拒了我们,后来我们通过电话联系上科长陈彦达,他成为核心信源之一。

校红会一位成员告诉我们,红会一直与校医院的刘新良副院长对接AED相关工作,我们由此找到了刘院长。很巧的是,采访刘院长时,时任红会主席的邵典伟恰好来找他,并顺势加入了采访。刘院长与邵同学向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

此外,我们在关于校第二十四次学代会的报道中发现,曾有代表提出在校内增添AED。我们从答复了该提案的刘院长那里获知了提出者的姓名,通过共同的微信群联系上他。他的经历开拓了我们的报道维度。
 
刘思何:我最早提出AED这个选题,当时有人在南大表白墙上问“学校是否配备了AED、在哪里可以查到”,我也看了那条说说的评论区后才知道,“南京市急救中心”公众号提供了AED导航服务。但我做采写准备工作时发现,急救中心公布的AED分布情况与现实有出入,前者不仅没有包含校医院的AED,还多出一个“雨伞架附近,靠票亭外”这样一个模糊不清的定位,这对真正需要AED的人会是一个很大的干扰。

这篇稿子发出后,可能只在学校范围内产生影响,但我希望国内可以有更多媒体对此进行相关报道,让人们开始重视AED的使用。
 
苏子涵:“校园记者”身份给了我一个看见、接触、倾听、理解他人的机会。我与那些采访对象原本是陌生人,因为一个选题得以相遇,在短暂的采访中,他们愿意信任我,让我走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故事。这个过程对我来说非常珍贵,它使我一次次地喜欢上这个行业,也给了我再次出发去做新报道的勇气和信心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总是离不开记者敏锐的观察、深入的采访、尽可能客观的写作。几年前,我看到一句话:“我在时代的背后,突然敲起大鼓”,我觉得记者就是那群敲响大鼓的人,新闻是他们手中的鼓棒。
 
一次不同寻常的“接近”——
《调查| 选课红黑榜合理吗?》


对话责编苏子涵
推进这个选题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最大的困难在于确定写作框架与统稿时,如何将红黑榜、问卷和采访中的信息串联起来。好在我们在问卷与采访中设计了不少有关联性的问题,如一对镜像问题是“你觉得什么样的课属于红榜/黑榜课程?”其结果可以与根据红黑榜制作的词云相呼应;还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现在的红黑榜对老师的评价与实际情况相符吗?”采访老师时我们则会问“红黑榜中学生对您课程的评价是XXX,您觉得准确吗?”以此展现师生的双视角。这些使我能更快速地找到这篇报道的写作逻辑。
 
责编手记
我们将采访对象分为老师和学生两类。在选择老师时,我们从红黑榜评价普遍较好与评价不算很好的课中,分别挑选出4门评价数较多的课,类型包含英语、思政、体育与悦读,然后通过邮件、短信、面对面沟通等方式先后联系了这8位授课老师,其中5位老师同意接受采访。半个月后,为了制作词云图,我们根据学生评价的情感倾向性,将红黑榜中的课程分为红榜课与黑榜课,那时我才意识到,其实我们应该先细致地将课程分类,再从中选择采访对象,这样我们可能会看得更清晰,效率也会更高。
 
对话新潮作者:
张灏: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不过是和同学们交流对红黑榜和选课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有些是让我很佩服并且想学习的。我采访到一位历史学院的同学,她很主动地感受每一门课上是否有她想学到的东西,也很灵活甚至洒脱地安排自己的课程表(她甚至在开课第八周周五下午退掉了一门课),让自己不至于压力太大。对于学习,她表现出了很强大的控制力,而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现在我和她还保持着一定频率的交流,看看历史学院有没有我能去蹭的课。
 
周婧欣:收集完问卷,子涵姐、张灏和我带着大量的数据,跑去环境学院一楼的咖啡店,在那里用了六个多小时来清洗数据和将其可视化。数据的筛选、词云的形状、文字的大小我们商量了许多遍,同一组数据我们能做出不下五张草图。“新潮速度”可以是一晚成稿的新闻时效性,也可以是花几小时揣摩一张图的慢工出细活。
 
潘筱楠: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接近”。因为接触的采访对象是与我们有着“距离感”的老师。作为学生,我们本能地仰望着老师,我们用“老师”这个角色去框定、形塑他们,而忘了他们本身是谁。由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出发,我们向他们寻求声音与思考。这个过程给予了我们站在一个平等的高度去理解同一个问题的可能。我们走近的是老师充满血肉的生活和思考空间。这个过程是启发的,是有趣的。这是做新闻过程中的意外之喜,从接近一个问题,到获取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刘思何:“记者”这个身份,让我得以接触到更多的人。他们身份不同,看待事情的立场也各不相同。受访对象有学生也有老师,他们对于红黑榜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采访的过程中,我必须让自己尽可能保持中立,才能知道受访者是以什么视角看待问题,又有怎样的诉求。这样我在后续写稿时才能尽可能客观地还原事件真相,保证新闻稿的质量。
 
做贴近生活的数据新闻——
《数据| 内行看门道 2021南大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解读》


对话作者邓鑫:
如何看待数据新闻的意义?
从我个人来看,数据新闻最大的意义就是把信息变成可视化、通俗化的知识传递给读者,让那些原本与读者有距离感的数据更容易被感知和被理解。很多人对数据新闻会有一个误区——数据新闻比较“冰冷”,可读性并没有其他类型的报道那么强。实则不然,数据新闻同样可以有温度和人文关怀。比如RUC新闻坊在新冠疫情期间发表的《1183位求助者的数据画像:不是弱者,而是你我》,这篇文章让我对数据新闻有了更深的认识,数据背后往往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掘。一件好的数据新闻作品不会是高高在上的,它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将数据和读者连接起来,也让读者感受到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作者手记
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贴近我们读者群体。这些数据是本科生想知道,但平时鲜有机会知道,我们所做的就是用可视化的方式把这些数据展示出来,让本科生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南大“研究生录取工作”有宏观和微观的认知。我主要负责稿件的制图工作,做完以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改图的时候明白了数据可视化的首要前提是清晰易懂,这也是将数据和读者连接起来的关键所在。数据新闻中数据的处理可以有很多方法,我们要学会通过各种具象、易懂的方式,真正地做到“让数据说话”,让数据从幕后走到台前。
 
对话作者龙盼:
怎样寻找有价值的数据新闻选题?
一个可以操作的数据新闻选题有一个基本前提——能挖掘、提取到相应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可视化。挖掘数据也是一种采访,如果没有采访对象,此选题便行不通。

一个需要以数据新闻形式呈现的选题,可能会涉及相对宏观的命题(比如碳中和),一般要有多个维度和视角进行解读(比如中国学者被撤稿情况)。数据新闻的选题来源于“常识”,比如我们都知道南京这座城市承载着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但具体在哪,有什么故事?数据新闻有时候就是解剖一个常识。

除此以外,我认为数据新闻选题的标准和其它报道形式没有太大的区别:选题是否有人关心,是否牵涉到公共利益,别人做过没有(做得如何)等等。还有一点,操作数据新闻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从这一点来看它接近于解释性报道。
 
怎么看待记者这个身份?
在新潮做一个校园记者,首先让我保持对周遭远方的好奇和热情,不麻木、不冷漠。其次,我乐衷于主动占有材料、获取信息,尽量不人云亦云,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最后,记者永远都是一个行动者,它提醒我行胜于言,少谈大道理,多务实一些。

往 期 推 荐

调查 | 选课红黑榜合理吗?


人物|他从国企辞职转行去当木匠

海报|新闻传播专业名词,海报会说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